企业动态
中国炼焦煤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我国炼焦煤煤矿的核定生产能力8.5亿吨,其中国有重点煤矿在核定生产能力中所占的比例最大,达到44.5%;在国有重点煤矿中气煤的核定生产能力最大,所占比重为27.5%;其次为1/3焦煤和焦煤。乡镇煤矿的炼焦煤核定生产能力在全国也占有很大的比重,达到42.4%。
我国焦煤原煤的供应情况。在我国炼焦原煤产量中,以焦煤、气煤、1/3焦煤和气肥煤产量较多,肥煤、贫瘦煤和瘦煤的产量较少。我国焦煤的生产能力最大,其次为气煤和1/3焦煤。2010年全国炼焦原煤产量11.14亿吨,炼焦煤精煤产量60792万吨,其中焦煤原煤产量为21885万吨,占炼焦原煤总产量的19.6%,焦煤精煤产量为10942万吨,占炼焦煤精煤的18.0%。
我国焦煤产量主要集中在华北地区,从具体的省份上看,我国炼焦煤产量主要集中在山西、河北、河南、安徽和山东等省。这几个省的核定生产能力之和占全国的57.3%.山西省作为我国的产煤大省,其炼焦煤的核定生产能力接近全国核定生产能力的三分之一,其生产的煤种主要以焦煤为主,比例达到36.4%;其次为气煤和瘦煤,肥煤和气肥煤的核定生产能力都相对较小。南方因炼焦煤资源较少,生产能力也低,主要集中在贵州、四川、重庆和滇东地区。
2010年,全国炼焦精煤统计产量60792万吨。其中,山西统计产量最多,达13788万吨,河北居第二位,达10915万吨。之后的3位分别是山东、黑龙江、安徽。
我国炼焦煤的需求情况。炼焦煤主要用于炼焦,进而用于钢铁行业,中国炼焦煤目前的需求增长情况主要受焦炭行业和钢铁行业的影响。钢铁行业是焦炭消费的主要用户,钢铁行业快速发展可以增加焦炭的需求量,进而增加炼焦煤的需求量。因此,钢铁行业和焦炭行业景气状况是影响炼焦煤需求的重要因素,焦煤作为炼焦配煤的主焦煤,其需求与钢铁行业和焦炭行业息息相关。
焦炭方面,我国是当今世界上焦炭的第一生产大国、消费大国和出口大国,焦炭产量占全球产量的一半以上,出口占全球贸易量的近六成。目前焦炭行业产能过剩的问题比较严重。随着近两年小焦炭企业关停力度的加大,总体产能增长有所放缓。我国焦炭生产主要集中在华北、华东和东北地区。其中华北地区焦炭产量占全国60%左右,山西、河北和山东三省焦炭产量占全国焦炭总产能的四成以上。
虽然整体而言,中国精铅市场呈现适度短缺状态,但具体来看,其中存在着结构性的过剩。2011年起国家对铅酸蓄电池行业展开严厉的环保整治,一些小企业被迫关闭、取缔,而大企业迅速扩张产能。去年动力型铅酸蓄电池巨头生产企业一度展开价格战来消耗过剩的库存,因为这几家企业的产品存在品牌效应,降价令其拥有更多的市场份额,但也就挤压了小企业的市场空间。今年上半年,精铅下游消费领域持续低迷,上述大型的电动自行车企业虽然没有展开类似去年的价格战,但是连续进行了几次价格下调,这令本来就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的小企业生存更加困难。而小型铅酸蓄电池企业,因为议价能力差,其所采购的原料多数来自一些小型铅冶炼厂,小型铅酸蓄电池企业开工情况的下降拖累了小型铅冶炼厂的生产。也就是说,下游消费领域的疲弱对这些小型铅冶炼厂造成的影响更大,铅市场的过剩多数来自这些企业。结构性的过剩在铅板出口有所体现上,去年11月份起,我国铅板出口量大幅增长,主要是云南几家铅冶炼企业在出口,企业在消费低迷,而国外铅溢价较高的背景下通过变相出口的方式来消化市场上的过剩库存并赚取利润。不过今年上半年中国精铅市场结构性的过剩量并不大,因为需求持续低迷令小型铅冶炼厂的开工率降低。而对大型铅酸蓄电池企业,随着市场份额的增长,其对原料的需求亦有所增加,大型铅冶炼厂的精铅供应情况略显紧张。
据了解,下半年电动自行车动力电池和汽车起动电池将逐步步入传统的生产旺季,料电池企业的生产情况将略有改善。目前动力型铅酸蓄电池巨头生产企业已连续两次提价,显示电池市场供求在发生变化。而由于前期云南等地铅冶炼厂尤其是小型冶炼厂开工率不足,广东已难寻低价铅,这意味着中国精铅市场的结构性过剩有所缓解,短缺量出现增加势头,6、7月份或许是中国精铅市场短缺最严重的月份。不过一旦精铅需求好转将很快传导至供应端,精铅产量将有所提振,尤其是来自小型铅冶炼厂和再生铅厂的产量。预计今年下半年,中国精铅市场将从适度短缺状态过渡到适度过剩状态,估计全年的过剩量约为4.5万吨,较去年同期16.2万吨的过剩量明显下降。



